當我寫後面那些篇頁,或者後面那一大堆文字的時候,我是在孤獨地生活著,在森林中,在馬薩諸塞州的康科德城,瓦爾登湖的湖岸上,在我親手建築的木屋裏,距離任何鄰居一英里,只靠著我雙手勞動,養活我自己。在那裏,我住了兩年又兩箇月。目前,我又是文明生活中的過客了。
許多書,避而不用所謂第一人稱的「我」字;本書是用的;這本書的特點便是「我」字用得特別多。其實,無論甚麼書都是第一人稱在發言,我們卻常把這點忘掉了。
因為,沒有人會削足適履的;只有合乎尺寸的衣履,才能對一箇人有用。
我樂於述說的事物⋯⋯是關於你們,這些文字的讀者,生活在新英格蘭的居民,關於諸君的遭遇的,特別是關於生逢此世的本地居民的身外之物或環境的,諸君生活在這箇人世之間,度過了甚麼樣的生活哪;你們生活得如此糟糕是否必要呢;這種生活是否還能改善改善呢?
睡過了一箇安靜的冬天的夜晚,而醒來時,印象中彷彿有甚麼問題在問我,而在睡眠之中,我曾企圖回答,卻又回答不了——甚麼——如何——何時——何處?可這是黎明中的大自然,其中生活著一切的生物,她從我的大窗戶裏望進來,臉色澄清,心滿意足,她的嘴唇上並沒有問題。醒來便是大自然和天光,這便是問題的答案。
冰乃是沉思的一箇最有趣的題目。他們告訴我,他們有一些冰,放在富萊喜湖的冰棧中已有五年,還是很好的冰。為甚麼一桶水放久了要臭,而凍冰以後,卻永遠甘美呢?一般人說這正如情感和理智之間的不同。
不,你得做一箇哥倫布,尋找你自己內心的新大陸和新世界,開闢海峽,並不是為了做生意,而是為了思想的流通。每箇人都是自己領域中的主人,沙皇的帝國和這箇領域一比較,只成了蕞爾小國,一箇冰天雪地中的小疙瘩。
「您是否在認真地生活?」
非常喜歡作者的文字風格,誠懇、博識、洞見,來自作者豐厚的生活經歷、閱歷,以及對如何生活嚴肅認真的思考,讀著讀著停不下來,甚至不想筆記,因為不想停止追隨作者的思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