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人與海》真是一篇陽剛、壯闊、靜湊多傑作。人際關係只在岸上,存於老人與男孩之間。但是海上的關係卻在人獸之間,人與自然之間。老人與大魚的關係,先是敵對,也就是獵人與獵物,但是大魚既被捕殺,綁在船邊,老人、小船、大魚就合為一體,以對抗來犯的鯊魚群了。至於大海呢,則相當曖昧,可友可敵,亦友亦敵。對於漁夫這種「討海人」說來,大海提供了獵場,提供了現捕現吃的飛魚和鮪魚,還有灣流與貿易風,但是灣流也潛藏了兇猛的鯊群,令人防不勝防。老人雖然獨力勇捕了十八英尺長的馬林魚,卻無力驅殺爭食的「海盜」。他敗了,但是帶回去的馬林殘骸,向眾多漁夫見證了他虜獲的戰利品並非誇大,而是真正的光榮。故事結束時,老人不甘放棄,仍然和男孩準備再跨海出征。
余光中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日 高雄市中山大學
推其原因,則漢明威之為廣大讀者所崇拜,與拜倫之為十九世紀讀者所崇拜相同。作者的英雄色彩增加了讀者對其作品的興趣;拜倫之遁於異教世界正如漢明威之遁於野蠻大陸,拜倫之泳渡達達尼爾海峽正如漢明威之行獵於非洲、捕魚於古巴,拜倫之義援希臘正如漢明威之參加西班牙內戰。而二人之作品復同樣富於浪漫氣氛、異國情調、驚險場面、殘酷經驗和大自然的壯觀,且均著意表現失卻價值的人生和主角面臨死亡的反應。
《老人和大海》的原文不過二萬七千字。據漢明威自己說,他曾先後校讀此書達二百遍之多;所謂千錘百鍊,爐火純青,自不待言。
想到了菊次郎之夏,不過是小孩與中年人。
He was still sleeping on his face and the boy was sitting by him watching him. The old man was dreaming about the lions.
「他仍然趴著睡,孩子坐在他身邊看著他。老人又夢見了獅子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