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世界的變化在我們眼中的各種現象,使用人類創造的各種名詞、定義,嘗試去理解去解釋,像小孩面對積木一樣,自然而然拿起定義搭建抽象。對於理解者來說,如果沒有與搭建者同等的訊息,那麼它無法完全解壓縮抽象,最終看到的只能是一部分,但多數時候面對這種無法理解的抽象,人們偏向承認其存在也即認同創造者,即使沒人眼中所見其實都有所不同。語言壓縮過程中的訊息磨損。
人類理解的基礎是甚麼?語言的基礎是甚麼?
https://io-oi.me/tech/aspects/